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德州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砥砺奋进,持续稳固粮食产能,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市农业经济运行延续稳定发展态势。
一、农业生产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0.1亿元,增长4.1%。分行业看,农业产值274.4亿元,增长2.3%;林业产值13.4亿元,增长11.4%;畜牧业产值180.6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12.3亿元,增长4.9%;服务业产值89.4亿元,增长10.6%。
(一)秋粮生产态势良好。主管部门开展玉米专业化统防统治,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发布病虫害信息,早发现、早防治,指导群众将病虫发生控制在萌芽状态,有效遏制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落实落细秋季作物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抓好以抢积温促早熟为中心的田间管理,紧盯玉米、花生、地瓜、大豆等重点作物,分长势、分类型因地制宜落实好肥水调控措施,坚持适时早追肥,加快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进程,促进作物早生快发,确保安全成熟。从收获的情况看,全市秋收秋种进展顺利,整体进度接近尾声,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二)蔬菜面积产量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蔬菜种植面积7.5万公顷,产量(含食用菌)478.09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1%和2.6%。1-8月份,全市引进推广新品种12个,新技术新模式15个,31个蔬菜功能保护区面积达43.3万亩,5个食用菌功能区产量达32.3万吨,新建(扩建)高标准蔬菜园区11个,蔬菜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蔬菜生产实现了由传统型向集约化、园区化、品牌化、现代化、智慧化的转变。
(三)林业取得长足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以林长制为总抓手,沿主干公路、大型河流建起了绿色廊道,开展“四级”“三网”的绿化提升工作和鲁冀边界防护林建设工程,已完成植树造林5.1万亩;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防治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实施飞机防控200余万亩,培育释放周氏啮小蜂10亿头,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标任务;弘扬森林文化,开展森林旅游,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同时,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盗伐滥伐及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有力维护全市生态资源和森林资源安全。
(四)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常年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9万亩左右,产量6万吨,主要养殖品种有罗非鱼、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鱼、南美白对虾、台湾泥鳅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7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家。前三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4.17万吨,同比增长0.8%。其中,草鱼1.48万吨,同比增长5.8%;罗非鱼680吨,同比增长52.8%;鳙鱼2435吨,同比增长5.0%;南美白对虾577吨,同比增长17.5%。
(五)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今年以来,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主要食品价格基本稳定。前三季度,鲜菜、鲜果价格累计分别上涨4.3%和7.6%,猪肉价格累计下降23.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2个百分点。从三季度看,主要农产品价格逐月上涨,西红柿7月均价4.5元/千克,8月均价5.1元/千克,9月均价6.7元/千克;黄瓜7月均价3.84元/千克,8月均价4.99元/千克,9月均价5.65元/千克;白菜7月均价2.27元/千克,8月均价2.42元/千克,9月均价3.1元/千克;鸡蛋7月均价9.65元/千克;8月均价10.43元/千克;9月均价11.3元/千克;五花肉7月均价33.5元/千克,8月均价35.1元/千克,9月均价37.6元/千克。
二、存在的问题
(一)畜牧业发展不足。今年以来受产业政策和新冠疫情衍生影响,全市畜牧业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从各项主要畜产品存栏看,牛存栏略有恢复,生猪、羊、家禽仍处在下行区间。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存栏269.4万头、牛存栏37.1万头、羊存栏81.8万只,分别同比下降10.1%,0.8%和11%;从出栏情况看,各项畜产品生产持续走低。生猪出栏339.6 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0.6%,较上半年回落了3.2个百分点;牛出栏22.8 万头,下降1.9%;羊出栏107.3万只,下降0.9%;禽蛋30.3万吨,下降13%。
(二)设施蔬菜种植受到一定制约。在当前粮食生产安全战略重要性的前提下,一方面政策趋向于粮食种植,国家各种补贴、保险等政策对粮食作物针对性强,而作为经济作物的瓜果、蔬菜和中草药材等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农户种植意愿不强。经济作物种植,尤其是设施蔬菜种植对于普通农户意味着“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建成占地一亩左右的日光温室大约成本要花费6-7万元左右,资金需求大,贷款难度大,设施农业保险范围小、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前三季度,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9万公顷,占全部蔬菜种植面积的39.4%;产量(食用菌)201.9万吨,占全部蔬菜产量的42.2%。
(三)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资价格上涨明显,化肥价格持续上涨,钾肥、尿素、磷酸二铵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化肥价格上涨进一步增加粮食种植的成本; 燃油增长幅度较大,农药、种籽小幅增加,土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生猪饲料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生猪饲料以玉米、豆粕作为主要原料,玉米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6%左右,豆粕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50%左右,另外,生猪养殖仍处于高风险状态,非洲猪瘟疫情叠加新冠疫情的隐患仍然存在,养殖场的消毒防疫措施更加严格,防疫、运输、人工等成本均有提高。
三、相关建议
(一)聚焦全产业链,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
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以壮大农业二产为主攻方向,尤其是肉类加工业,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吸纳带动就业能力强,对畜牧业和工业具有双重拉动作用。要将产业链延伸至屠宰、熟食以及精深加工,打造精细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制品零售甚至设备制造、高等教育及研发应用等更深层次的全产业链体系,推动德州市由生猪调出大市向肉类产品产出供应大市转变。
(二)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提高种植效益
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蔬菜、中草药、水果和花卉等产业,加强完善针对经济作物种植的补贴、保险等优惠政策,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建设,将经济作物种植打造成为乡村重要产业,全面提升种植业效益和竞争力。
(三)稳定农资价格,保障农民收益
做好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保供稳价,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管理和调控,保障农资企业的正常生产,增强对农资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最大程度稳定农资价格。继续贯彻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资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收益,从而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