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德州市统计局  >>  统计数据  >>  数据解读 > 正文
数据解读
解读:1-8月份德州经济稳中向好
文章来源:德州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30日

 

8月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平稳增长。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1-7月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3.5、2.1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9%,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7%。从行业看,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5.8%。从企业看,全市前50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企业0.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5%,拉动全市增长2.7个百分点。全市172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17家企业产值同比增速超过100%;358家企业累计产值过亿元,产值合计同比增长11.6%,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8.8个百分点。

(二)投资稳中向好。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6%,比1-7月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13.8、13.2个百分点。从重点领域看,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项目883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2.4%,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部投资2.8个百分点,30个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投资增长,增长面为56.7%;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基础设施项目416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3%,较1-7月提高3.2个百分点;民生领域及现代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市教育、卫生、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89.9%、177.1%和88.9%,合计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4个百分点。

(三)消费恢复态势明显。1-8月份,全市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零售额216.5亿元,同比增长7.0%,较1-7月提高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形势良好,1-8月份限上批发业销售额675.3亿元,同比增长 15.8%,年初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零售业企稳回暖,1-8月份限上零售业累计销售额 214.1亿元,同比增长11.5%,较1-7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累计增速,呈现回暖趋稳态势;住宿业低位运行,疫情对住宿业影响最为直接,1-8月份限上住宿业营业额4.1亿元,同比增长2.0%,较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餐饮业复苏缓慢,1-8月份,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1.7亿元,同比下降6.8%,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8月营业额1.7亿元,同比下降4.0%。

(四)服务业快速增长。1-7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1.7亿元,同比增长34.9%,比1-6月回落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1.8个百分点;对全省贡献率达到4.0%,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上服务业增长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其中,近七成企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规上服务业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从行业看,1-7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十大门类“八升两降”。三个营收超十亿的主导行业均稳健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82.2%;同比增长41.0%,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达到92.4%,合计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32.3个百分点。从骨干企业看,1-7月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共13家,其中11家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84.6%;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同比增长62.3%,高于全市27.4个百分点,拉动增长28.5个百分点,引领带头作用显著。

二、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一)工业稳增长压力犹存。一是重点行业拉动力有所回落。受压产、涨价、断供、疫情等影响,1-8月份,全市重点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总量占比5.9%)当月增速回落5.8个百分点,拉动力回落0.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总量占比7.0%)当月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拉动力回落0.1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总量占比4.3%)当月增速回落15.1个百分点,拉动力回落0.4个百分点。二是重点企业“压舱”作用减弱。大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能起到“压舱”作用,1-8月份,全市产值前50强企业完成产值1143.4亿元,占全市规上总产值48.5%,同比增长5.6%,上拉全市2.7个百分点,但拉动力较去年降低8.1个百分点。

(二)投资结构有待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较高。1-8月份,全市投资中房地产业(35.7%)和基础设施(19.7%)占比达到55.4%,而制造业投资仅占25.6%,占比偏低,投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基础设施投资中,新基建投资较少。全市在建项目中,明确属于“新基建”项目21个,投资规模仅占全部在建投资项目的1%左右。

(三)消费市场活力受限。德州位于山东、河北两省交界处,与周边地市交流密切,一直以来相邻的沧州、衡水部分县域消费者来德购物较为活跃。受疫情影响,相关地区往来人流下降明显,且沧州、衡水两地相继启动“促消费 惠民生”欢聚金秋,“汽车惠民、消费促进”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一定程度上回流了来德消费群体,对我市消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四)“四上”企业仍需挖潜。“四上”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新增“四上”企业数量是经济增长和活力的生力军。从1-8月份全市情况看,新增“四上”企业146家,同比下降15.1%,比全省低39个百分点,其中批零住餐业、建筑、服务业等三个行业新增不足。

三、建议

(一)紧盯重点,稳住工业基本盘。实施头雁引领工程,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调度分析,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工作台账,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整合资源、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升工业生产效能,遏制下滑势头,充分发挥重点企业“顶梁柱”作用,千方百计确保全市工业生产正常运行。

(二)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一是加大产业项目的谋划、招引、储备力度,聚焦制造业、高技术、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大民间投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二是抢抓全省实施“十大行动”机遇,瞄准“新基建”领域投资,适度超前布局,在增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赋能上求突破见实效,推动德州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管理创新。

(三)政策精准发力,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加强促消费政策宣传力度,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发掘居民对服装鞋帽、日用品、餐饮部等消费热点。二是落实落细各项促消费政策,增强汽车、家电等促消费政策延续性,持续激发居民消费热情。

(四)深入挖掘入库纳统潜力。一是通过部门行政记录比对挖潜纳统。统计部门充分利用行政审批局、税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行政资料,加强数据比对,查找“准四上”企业库(达到纳统标准80%以上)和“种子”企业库(达到纳统标准60%以上),建立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并及时将企业名单反馈各县(市、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逐个企业落实,符合标准的企业及时申报纳统。二是通过查找重点领域挖潜纳统。认真总结近几年纳统工作,针对纳统易漏点进行梳理排查,深入挖掘各个行业纳统潜力。

 

加入首页 | 加入收藏
德州市统计局 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德州市统计局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东路1566号新城综合楼D区 电话:0534-2689151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2021008368号-1 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码:37149202000252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4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