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 3488.72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6.92亿元,比上年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86.80亿元,比上年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6.0%。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6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7%。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总产量达到761.60万吨,较上年增加2.83万吨,增长0.4%。蔬菜产量持续增加。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4.7万亩,比上年增长1.4%;产量652.8万吨,比上年增长0.9%。
二、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9.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5%,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1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比上年增长18.5%,私营企业比上年增长10.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7%,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17.5%。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比上年增长,增长面为84.8%,比上年扩大21.2个百分点,其中有15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水平,增速较高的行业是食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78.1%,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46.1%,家具制造业比上年增长24.3%,金属制品业比上年增长15.9%。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两年平均增长14.8%。新产品快速增长,通信电缆比上年增长116.7%,锂离子电池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08.3%,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44.8%,集成电路比上年增长35.2%。企业盈利水平较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5.77亿元,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增长25.8%;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6%,同比提高0.37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28.5%,两年平均增长17.5%。28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78.6%。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互联网软件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3%,教育业同比增长36.8%,房地产业同比增长27.7%。主导产业支撑有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3%,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8.7%,同比提高9.9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持续向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7.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商品零售11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从商品类别看,27类商品中,有18类零售额实现正增长,8类增速超过30%。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0.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比上年增长75.4%,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增长48.7%,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47.2%,可穿戴智能设备比上年增长35.5%。
五、固定资产投资负压前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9.6%。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9%,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9.8%,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27.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3%。商品房销售面积736.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2%;商品房销售额493.61亿元,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8.7%,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7%,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2.3%。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15.6%,卫生、教育等社会领域投资分别比上年下降21.1%和38.2%。
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21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51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出口333.6亿元,比上年增长35.0%;进口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一般贸易方式增长迅猛,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44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占德州市进出口总值的86.6%;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10.3%。民营企业为主导,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进出口3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占68.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8.4亿元,增长34.7%;国有企业进出口33亿元,增长75.6%,占6.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七、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0181人,超额完成年度51000人的目标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38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26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4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6%,两项指标均在控制目标范围内。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比上年上涨1.6%,衣着价格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5%,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3.4%。
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26元,比上年增长9.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27元,比上年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0元,比上年增长1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8,比上年缩小0.06。
总的来看,2021年全市经济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韧性。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稳定宏观经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