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分类导航
德州市统计局  >>  统计数据  >>  统计公报 > 正文
统计公报
2021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2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稳定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488.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6.92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435.0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686.8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8:40.2:49.0调整为10.5:41.1:48.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60181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8%。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38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2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4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6%,两项指标均在控制目标范围内。

物价水平温和可控。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食品价格上涨2.1%,非食品价格上涨1.4%。

 

 

 

常住人口保持平稳。年末常住人口56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4.6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4%,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53万人,出生率5.89‰;死亡人口3.02万人,死亡率5.04‰;人口自然增长率0.85‰。

二、重点战略和改革

重大发展战略落实有力。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德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7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7亿元。制定《关于德州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开工京津冀项目106个,到位资金84亿元。天衢新区规划全省首个上报、首批获批,北方应急(医疗)救援综合示范区产业集群加速器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208家规上企业与省会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与济南实现企业开办“跨市通办”。

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深入推进。退出炼铁产能129万吨、焦化产能80万吨、地炼一次加工能力350万吨,关停淘汰落后煤电机组9台。新增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单项冠军企业17家、“瞪羚企业”16家。入选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4家园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省第二个城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创新打造“政策通”惠企惠民政策平台,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六稳”“六保” 政策包,减免税费26.06亿元。出台《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21—2025)》,减轻物流企业成本14亿元。实行首席政府服务官(简称CGO)企业服务机制。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企业开办压缩到2小时,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3.21万户,比上年增长18.0%,其中,企业总数达14.74万户,增长24.6%。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完成9户市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社会资本2.3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农业灌溉用电价格改革,年可降低农民灌溉成本1922万元。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用地全部实现“标准地”出让。

三、农业

农业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7.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6.65亿元,增长7.5%。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9.73亿元,增长6.0%。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761.6万吨,比上年增长0.4%,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700万吨以上。全年主要畜禽肉类总产量67.6万吨,比上年增长10.1%;禽蛋产量(不含小品种)48.3万吨,增长5.0%;奶类产量26.6万吨,下降9.3%;水产品产量6.04万吨,增长2.7%。

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增强。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7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截至2021年,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5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8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3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127家,当年新增1519家。培植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5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3个、省级产业强镇22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1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6家。“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884个、面积655.8万亩,占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的71.11%。农机总动力1277.92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1.30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8%。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9.5%,股份制企业增长1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5%,私营企业增长10.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5.7%,制造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5%。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4.8%,比上年扩大21.2个百分点,15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水平。其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1%,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1%,家具制造业增长24.3%,金属制品业增长15.9%。在统计的23种重点工业产品中,14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增长面为60.9%。新产品快速增长,通信电缆比上年增长116.7%,锂离子电池增长108.3%,新能源汽车增长44.8%,集成电路增长35.2%。

 

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3569.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实现利润总额235.77亿元,增长29.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166.6%;股份制企业增长4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69.6%;私营企业下降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5元,比上年下降0.0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提高0.4个百分点。

建筑业实力增强。资质内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23家,比上年增加25家。完成总产值3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7.9%;竣工产值198.65亿元,增长42.3%。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242家,比上年增加20家,完成产值343.32亿元,增长3.8%;竣工产值182.28亿元,增长37.0%。专业承包企业81家,比上年增加5家,完成产值27.96亿元,增长108.1%;竣工产值16.38亿元,增长148.2%。

五、服务业

服务业持续恢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8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9%,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5%。28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8.6%。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互联网软件业营业收入增长113.3%,教育业增长36.8%,房地产业增长27.7%。主导产业支撑有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51.3%,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8.7%,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

旅游稳步复苏。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674.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2%。实现旅游总收入182.42亿元,比上年增长38.7%。

邮政电信持续向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4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快递业务收入30.35亿元,增长29.4%。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7.06亿元,增长30.0%;快递服务业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26亿件,增长41.4%。电信业务总量41.7亿元,增长30.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6.6万户,比上年末下降3%;移动电话用户547.2万户,增长4%。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0.3万户,新增21.8万户。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4676个。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4913.06公里(不包括村级道路),其中高速公路501.11公里。公路客运量585万人,比上年下降22.3%,客运周转量5.91亿人公里,增长11.6%;公路货运量1.50亿吨,增长7.7%,货运周转量304.03亿吨公里,增长9.7%。年末公交营运车辆2439辆,营运线路336条,运客量3814.39万人次,其中市区公交营运车辆1169辆,运客量3032万人次。年末营运出租汽车4248辆,运客量5699.5万人次,其中市区营运出租汽车2405辆,运客量3988.6万人次。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33.1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9%。其中,汽车127.90万辆,增长6.8%。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负压前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1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8.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2.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3%。制造业投资下降1.9%,民间投资下降15.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7.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3%。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9.59亿元,比上年下降19.8%。房屋施工面积3871.41万平方米,增长0.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094.45万平方米,下降0.3%。房屋竣工面积607.97万平方米,增长19.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99.72万平方米,增长16.6%。商品房销售面积736.45万平方米,增长6.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86.17万平方米,增长5.5%。商品房销售额493.61亿元,增长5.2%。其中,住宅销售额471.68亿元,增长6.2%。

七、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复苏提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9.1亿元,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0.5亿元,增长25.1%。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112.5亿元,增长20.7%;商品零售1167.1亿元,增长14.3%。限额以上单位主要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4%,烟酒类增长2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9%,五金、电料类增长41.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8.7%,金银珠宝类增长47.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3%。

八、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51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进口180.0亿元,增长23.8%;出口333.6亿元,增长35.0%。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进出口33.0亿元,增长75.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8.4亿元,增长34.7%,民营企业进出口352.1亿元,增长26.5%。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444.7亿元,增长35.4%;加工贸易进出口53.1亿元,增长14.1%。出口市场中,对东盟、美国、欧盟、俄罗斯联邦分别进出口69.5亿元、66.3亿元、45.2亿元、44.5亿元,分别增长23.6%、35.1%、27.3%、250.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78.9亿元,增长49.0%。

利用外资增长迅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家,比上年增长17.9%;实际使用外资4.53亿美元,增长70.2%。

对外合作成效明显。实际境外投资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4%。新批境外投资企业8家,投资额5525.97万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93亿美元,增长0.9%。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44人,增长156.6%。

九、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179.94亿元,增长1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2.44亿元,增长10.4%。其中,民生支出达到394.91亿元,占比为80.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教育支出90.17亿元,增长1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7.94亿元,增长9.1%;卫生健康支出54.32亿元,增长9.2%;城乡社区支出32.59亿元,增长33.4%;住房保障支出24.69亿元,增长56.9%。

信贷投放持续加快。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74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比年初增加477.1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45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比年初增加399.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比年初增加366.5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50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比年初增加215.3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39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比年初增加151.23亿元。金融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培植首贷企业6244家,比上年增长13.5%,首贷金额43.86亿元,增长16.6%。普惠口径小微贷款355.08亿元,比年初增加93.74亿元,是去年增量的1.66倍。

保险业平稳发展。共有保险公司52家,其中寿险公司25家,财产险公司27家。实现保费收入140.84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1.07亿元,增长7.8%;人身险保费收入99.77亿元,增长5.5%。赔款支出44.31亿元,增长14.9%。其中,财产险26.22亿元,增长23.8%;人身险18.09亿元,增长4.1%。

十、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7.74万人,专任教师407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1所,高校附设中职班3所,在校生4.72万人,专任教师3255人。普通高中34所,在校生11.73万人,专任教师9975人。初中176所,在校生20.40万人,专任教师1.68万人。小学674所,教学点168个,在校生43.82万人,专任教师2.87万人。幼儿园1982所,在园、班儿童21.7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生2061人。实施了学前教育攻坚行动,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8所,新增学位1万个,全市公办率达到52.72%。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6所,新增学位近2万个,已完工13所。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电脑分班,便民度、公平度明显提高。加快职业教育高地建设,稳步推进5所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10所省规范化学校投入使用,承办了3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获得2个冠军、3个一等奖,实现了承办赛事数量和获奖数量的双突破。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9家,新增省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4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4家。全年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08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65.26亿元,增长14.2%;78个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立项。年末,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6家,市级250家),重点实验室150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14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家),众创空间13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6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德州分院签约落地。泰山集团牵头建设山东省体育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参与研发的中国首台完整知识产权雪蜡车交付使用。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奖1项,省科技奖9项。全年商标申请1.87万件,比上年下降0.4%;商标注册1.58万件,增长52.4%。专利授权量1.21万件,增长44.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19件,增长50.6%。截至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95件,比上年增长20.9%;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45件,比上年增加0.90件。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5469个。其中,医院120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家,妇幼保健院(所、站)12家,卫生院125家。拥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66个、含精品特色专科10个,重点培育专科34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县域省级重点专科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7个。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2个。拥有国家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个,山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0个,山东省中医药县域龙头专科7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建设单位9个,德州市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7个。德州市中医药县域龙头专科建设单位9个、德州市基层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个,市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33个,市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0个。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达到标准化要求,22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30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基本标准,21家村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126家卫生室达到市级标准、596家卫生室达到县级标准。

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国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艺术表演馆7个,全年共演出2500场次,比上年增长43.7%。文化馆(站)146个,美术馆4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217.12万卷(册)。博物馆、纪念馆16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70处,其中,国家级4处。城市电影院29家,比上年增加2家,观众215.16万人次,票房收入8620.78万元。拥有广播电视台11座。广播播出节目12套,全年播音时间约53903小时;电视节目13套,全年播出时间约75226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8855场,行政村覆盖率100%。放映公益电影5.22万场次,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36.64万册。共有体育场地2.0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318.15万平方米,全市乡镇、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系列赛事活动。获省级及以上金牌22枚,银牌20枚,铜牌22枚。

十一、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26元,比上年增长9.3%;人均消费支出17099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27元,增长7.9%;人均消费支出19091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0元,增长11.9%;人均消费支出14878元,增长13.5%。

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增强。年末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463.03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8.26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30.89公里,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135.25平方公里,新增12.53平方公里。累计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30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12座;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0.09万吨/日。新增城市污水管网76.4公里,新增城市(县城)新增清洁取暖面积380.63万平方米。全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9514套,基本建成18467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051户,发放补贴资金590.83万元。全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9个,完成投资6.42亿元,改造面积225.1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25万户。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含生育保险)、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10.6万人、78.47万人、50.4万人和68.8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07.59万人和453.36万人。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月142元提高到150元,97万居民受益。失业金标准由每月1395元上调至1530元。医疗保障居民缴费标准、政府补助标准分别达到320元、580元,“德州惠民保”参保超过66.57万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8个,床位1.72万张。新建改造养老院10处、新增养老床位1600张。全市100%的新建小区、97%的老旧小区完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5起,死亡75人,分别比上年下降39.5%和24.2%,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45。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三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5. 2021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与之前数据不可比。

6.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7. 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加入首页 | 加入收藏
德州市统计局 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德州市统计局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东路1566号新城综合楼D区 电话:0534-2689151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2021008368号-1 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码:37149202000252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4000011